建筑行業就是一個圍繞建筑的設計、施工、裝修、管理而展開的行業。城市建筑是構成城市的一個重要部分,而建筑不僅僅只是一個供人們住宿休息,娛樂消遣的人工作品,它從很大的方面上與我們的經濟、文化和生活相關聯。
目前,建筑業在理論上講可以通過進項抵扣降低稅負,而且建筑業可以抵扣的項目很多,比如鋼材、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以及運輸費用等。但由于難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等,建筑業進項抵扣不足的問題比較突出,主要體現在這4個方面。
1、人工費無法抵扣,而建筑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人工費支出占總成本的20%左右;
2、部分建筑材料供應商為小規模納稅人甚至無證經營戶,難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3、作為主要原材料的商品混凝土可按簡易辦法納稅且適用3%的征收率,而建筑業銷項適用9%的稅率,進銷稅率相差達6個百分點;
4、層層轉包、工程項目墊資和中標下浮等問題也是影響建筑業進項抵扣的重要因素。
案例
稅務稽查建筑公司案例
江蘇無錫某建筑公司,經地方稅務局稽查局檢查發現,其在兩年時間內,欠繳應納稅款132.76萬元,采取轉移或者隱匿財產的手段,妨礙稅務機關追繳欠繳的稅款。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對其處以追繳稅款118.15萬元的行政處理、處以罰款33.38萬元的行政處罰,并依法移送司法機關。
這種操作模式早已經被金稅三期列為重點稽查對象,建筑企業就不要再使用了。那么,在新形勢下,建筑企業的減稅降壓的出路在哪里呢?
01.合理選擇納稅人身份
建筑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業務的規模和核算能力來選擇是小規模納稅人身份或是一般納稅人的身份。不同的納稅人身份有不同的國家相關稅務優惠政策,減少的稅務負擔也不相同。
在有可能選擇的情況下,一般納稅人的建筑企業需要對上游供應鏈進行管理,盡量選擇一般納稅人的供應商。如果部分地區只有小規模供應商,可以在價格計算后重新協商價格,盡可能多地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02.利用“甲供材料”模糊界定來籌劃稅收
根據相關規定,“一般納稅人為甲供工程提供的建筑服務,可以選擇簡易計稅方法計稅。所謂甲供工程也就是全部或部分設備、材料、動力由工程承包方自行采購的建筑工程”。
由于對“部分”沒有精確的比例確定,所以很多工程項目都被認定為甲供工程,因此也就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建筑企業應該通過研究相關稅收政策來計算部分甲供稅負,選擇更好節稅方式,降低企業的稅負。
03.利用稅收優惠政策
成立個人獨資企業,讓建筑企業通過B企業(個人獨資企業服務類型)注冊到有稅收優惠政策的園區,降低綜合稅率,合理合法合規。
一家建筑設計企業,500萬高額無票成本無法解決,25%的企業所得稅+20%的股息紅利所得,企業所得稅總稅負500萬*25%=125萬,個稅(500萬-125萬)*20%=75萬,合計200萬,面對如此高的稅負,通過個人獨資企業申請核定征收,500萬與此企業發生業務關系,合規無票成本為市設計服務費、建筑設計咨詢費等,完稅合規,綜合稅負5.2%,500萬利潤,總稅負降至26萬。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關于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投資者征收個人所得稅的規定)的通知》(財稅[2000]91號)針對入駐的個人獨資企業,按照收入10%的利潤率實行優惠稅率。
另外,建筑業相關企業采購的貨物或勞務品種繁多,稅率各不相同。因此,單獨核算應單獨核算,不得混用。同時,要注意可能使用的稅收優惠政策。比如,一般納稅人銷售電梯的同時提供安裝服務,而安裝服務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征收率3%。即貨物在13%,提供的安裝服務按3%征收。因此,根據單獨的規定分別計數,以應用適當的策略。
稅點點
國內創新型互聯網稅務籌劃服務平臺,專注于提供國家稅收優惠政策信息,以及確保稅務籌劃效果的落地執行和管理的平臺。稅點點致力于打造鏈接優惠政策、上下游資源和中小微企業,業務財稅管理綜合體的服務產品,并有效解決傳統模式下的員工(自由職業者)高個稅、企業高所得稅問題,實現中小微企業可以長期、穩定、無風險的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長遠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