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財務工作的時候,如何合理的避稅,怎么合理的節稅,這都是財務工作者聊得比較頻繁的話題。在這里稅點點就為大家提供一些常用的企業合理合法節稅的方法。
1、利用企業性質節稅
實例:廣州有一名做美容美發產品的老總,回來出席完稅務總局學習后決策稅籌。她把原先的一間企業變為了四家企業,各自注冊成小規模納稅人、一般納稅人和個體戶,列舉個體戶因為無需交納增值稅,盈利最大。
國家對于個體工商戶的政策是默認個體工商戶沒有建賬,沒有專職財務人員,因此被認定為個體并核定就沒有人來查賬,相對于做兩套賬稅來說,風險低多了。
2、業務拆分
例如一間賣空調的公司,能夠把傳統的空調工作拆分為售銷和安裝二項工作。那樣,售銷必須交納17%的稅,而安裝只必須3%的稅。依照傳統的方法,公司賣每臺空調5000元,這5000元既包含空調的價格,又包含上門安裝的錢。假如不分拆,公司要交納5000元的17%做為稅金,也也是850元,假如把5000元拆分為空調4500元和上門安裝500元,那麼4500元的售銷額度要17%的稅。而500元的安裝費只要3%的稅,一共780元,一臺空調省下70元的稅。
3、重組、合并和分立
有一間公司要買400畝地,均值1畝10萬元,大概必須4000萬元。列舉100畝打算留作自購,別的300畝準備均分3塊賣出。在學科上,這個公司老總資詢張金寶教師,怎買地較為劃得來。由于假如1000萬買的農田,兩年后售賣時將會會超過5000萬元,列舉土地增值稅是相等于高的。
案例:
廣東一名從業保健品制造業的老總,前2年走勢較為好,快速把公司干了起來,企業賬上帶了很多的盈利,因此老總就用企業的錢為自己購買了一整套1000萬元的別墅,并把房屋掛在自身戶下,上月被稅局查到判斷為股東借款超出1年不還,視同分紅,必須補繳個稅200萬。
稅點點
國內創新型互聯網稅務籌劃服務平臺,專注于提供國家稅收優惠政策信息,以及確保稅務籌劃效果的落地執行和管理的平臺。稅點點致力于打造鏈接優惠政策、上下游資源和中小微企業,業務財稅管理綜合體的服務產品,并有效解決傳統模式下的員工(自由職業者)高個稅、企業高所得稅問題,實現中小微企業可以長期、穩定、無風險的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長遠目標。